豆瓣6部“搞钱”影单
本文由GPA+经授权转载自简七读财(ID:jane7ducai),作者艾小白。原文标题《推荐6部超有用的「财富」片单 | 豆瓣平均8.8分》
(ps. 按影片播放时间长短排序,排名不分先后)
# 《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?》
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? (2008)
桥水基金创始人、《原则》作者瑞·达里奥,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,发表的一个30分钟的动画视频。
达里奥把经济比喻成了一台机器,我们每天都在市场上的交易行为,就像是让这台大机器运转起来的零件。
全片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动画,介绍了货币、信用、周期等这些你平时听起来很难理解的金融名词,而且代入了达里奥作为投资家和创业者的视角,对经济机器的运转规律解释得深入浅出。
就算你没有任何的经济学基础,也能轻松看懂。
花30分钟了解经济这台机器的运转规律,相信会是这个假期一笔非常划算的知识投资。
# 《富哥哥,穷弟弟》
Rich Brother, Poor Brother (2016)
伊凡和大卫,两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英国工薪家庭,爸爸是警察,妈妈是银行的小职员。
这两个吃住上学都在一起的亲兄弟,成年后的境遇却天差地别——
弟弟大卫,日子过的非常苦,至今也没有一份稳定工作,偶尔靠打些搬砖、和水泥零工勉强度日。
而哥哥伊凡,就不光是能用一个“富”字简单形容了,节目的各种拍摄细节,都在展示他有钱、他很有钱,他相当有钱。
在一些小片段中,能发现不少端倪:比如,伊凡八岁就开始早上送报纸,而弟弟大卫却享受着游荡的快乐,活脱脱是个被宠溺的老二。
出身相同的两个人,却因为性格不同,过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# 《成为沃伦·巴菲特》
Becoming Warren Buffett (2017)
在这部HBO出品的纪录片中,记录了更多有关巴菲特生活和成长、以及投资原则的细节。
通过影片,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投资理念,以及为什么能够成功。
巴菲特在不同的场合,多次阐述过自己的专注,他自己也的确把股票投资的专注做到了极致。
在他看来,商业投资的领域里,他异常擅长,为此,他可以忽略任何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事物。
希望看完之后的你,试着停下来思考,当金钱不再有意义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?
60多年来,我都是跳着踢踏舞一样地去工作。
因为我很喜欢自己在做的事,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。
——HBO《成为沃伦·巴菲特》
# 《大空头》
想知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泡沫怎么发生的?看看这部影片。
不光有各种金融知识,最重要的是,这些人不是编的,全是真人真事!果然,戏剧源于生活。
原著小说作者迈克尔·刘易斯,曾经就做过债券交易员,小说改编后的电影《大空头》,离我们普通人更近,算得上是金融片里的一股清流。
影片讲述的是,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,华尔街有一群并非科班出身的小人物,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金融危机的苗头。
他们决定和全世界顶级金融机构对赌,大量做空次贷产品,最后在金融灾难中赚得盆满钵满。
都说天底下无新鲜事,10多年之后,跳出来回头看看,或许会令你有不一样的收获。
# 《金钱与我》
My Money & Me (2016)
托尔斯泰曾写过这样一句话: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”
看过《金钱与我》后,我的第一感受是:没钱的家庭都相似,问题都出在「无规划的支出」上。
全片一共6集,片中的理财师从一个旁观者、理性人的视角,客观分析每个人的消费和财务习惯。
如何管住手存下钱,如何做预算,如何省钱……都在这部纪录片中有答案。
发现问题,并学着用片中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财务、消费状况,这在我看来,是这部片子,更有价值的地方。
# 《穷富翁大作战》
Rich Mate Poor Mate Series
(2009-2013)
这是一部堪称「香港富豪变形记」的真人秀。
每一集节目组都会邀请一位条件优渥的顶层精英,去最基层的家庭体验一周的工作和生活。
前提条件是:不能用信用卡、花自己的钱,更不能接受来自朋友们的帮助……
比如第二季的嘉宾田北辰,身家上百亿,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。
接到环卫工任务之后不到2小时,就大呼吃不消。最差的生活环境,最便宜的便当,一天工作17小时以上,一旦换上环卫工的衣服,就成了众人嫌弃的对象。
原本5天的体验,田北辰只坚持了2天。
当富人们被剥夺了全部资源,面对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,他们如何凭借双手和智慧,求得生存?
他们还能凭借「富人思维」,扭转命运吗?
好啦,简单的介绍就到这里,不剧透更多了。
大到金融危机,小到如何存钱,如何做好规划,在这些影片中都有提及。
希望和你带着财富认知的角度,度过一个认真生活的假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