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与子网掩码的关系
[toc]
# 详解IP与子网掩码的关系 (opens new window)
# IP地址
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,通常被分割为4个“8位二进制数”。
# IP地址分类
# 二进制表示
地址类型 | 二进制地址范围 |
---|---|
A类地址 |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-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B类地址 |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- 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C类地址 |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-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D类地址 |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- 1110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E类地址 | 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- 11110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# 十进制表示
地址类型 | 十进制地址范围 | 特征 |
---|---|---|
A类地址 | 1.0.0.0 - 127.255.255.255 | 第1个8位中的第1位始终为0 |
B类地址 | 128.0.0.0 - 191.255.255.255 | 第1个8位中的第1、2位始终为10 |
C类地址 | 192.0.0.0 - 223.255.255.255 | 第1个8位中的第1、2、3位始终为110 |
D类地址 | 224.0.0.0 - 239.255.255.255 | 第1个8位中的第1、2、3、4位始终为1110 |
E类地址 | 240.0.0.0 - 247.255.255.255 | 第1个8位中的第1、2、3、4、5位始终为11110 |
特殊:
- D类地址:用于组播
- E类地址:用于科研保留
注意:
A类地址 从1.0.0.0 到126.255.255.255 , 其中127.x.x.x段地址空间是被保留的回环地址
# IP地址构成
IP地址 = 网络地址 + 主机地址
地址类型 | 网络地址 | 主机地址 |
---|---|---|
A类地址 | 前8位 | 后24位 |
B类地址 | 前16位 | 后16位 |
C类地址 | 前24位 | 后8位 |
# 网络地址
网络地址(Network address)由ip和子网掩码按位与得出,只有网络地址相同的ip才在同一子网内
网络地址是子网中最小的地址
计算方式:网络地址 = IP & 子网掩码
# 主机地址
主机(IP)地址即该网段中 主机的地址编号
# 广播地址
广播地址(Broadcast Address)是专门用于同时向网络中所有工作站进行发送的一个地址
广播地址是该子网主机地址全1的地址,即子网中最大的地址
计算方式:广播地址 = (~子网掩码) | 网络地址
# 子网掩码
子网掩码 (Subnet mask)是一个32位的2进制数 ,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。
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,就是==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“网络地址”和“主机地址”两部分==。
# 缩写
有时候我们会看到192.168.1.123/24
这样的表示方法,其中/24
就是子网掩码255.255.255.0
的缩写
计算方式:二进制子网掩码中1的个数
# 默认子网掩码
网络类型 | 默认子网掩码 | 缩写 |
---|---|---|
A类地址 | 255.0.0.0 | /8 |
B类地址 | 255.255.0.0 | /16 |
C类地址 | 255.255.255.0 | /24 |
# 子网容量计算
# 子网数
根据子网掩码可划分的最大子网数
计算方式:子网数 = 2^(实际子网掩码缩写 - 相应网络类型默认子网掩码缩写)
# 最大主机数
计算方式:最大主机数 = 2^(主机地址的位数)
# 可用主机数
计算方式:可用主机数 = 最大主机数 - 2
因为一个子网中主机号全为0的是网络地址,全为1的是广播地址,所以要 -2
# 代码计算示例
下面代码采用C语言编写(c11)
#include<stdio.h>
#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
#define uint unsigned int
uchar bin1num(uchar num);
void main() {
uchar IP[] = {192,168,1,53};
uchar SubnetMask[] = {255,255,255,224};
uchar DefaultSubnetMaskAbbr;
if(IP[0]<224) DefaultSubnetMaskAbbr = 24;
if(IP[0]<192) DefaultSubnetMaskAbbr = 16;
if(IP[0]<128) DefaultSubnetMaskAbbr = 8;
uchar SubnetMaskAbbr = bin1num(SubnetMask[0])+bin1num(SubnetMask[1])+bin1num(SubnetMask[2])+bin1num(SubnetMask[3]);
uchar Network[] = {IP[0] & SubnetMask[0], IP[1] & SubnetMask[1], IP[2] & SubnetMask[2], IP[3] & SubnetMask[3]};
uchar Broadcast[] = {(~SubnetMask[0])|Network[0], (~SubnetMask[1])|Network[1], (~SubnetMask[2])|Network[2], (~SubnetMask[3])|Network[3]};
uint SubnetNum = 1;
for(int i=0; i<SubnetMaskAbbr-DefaultSubnetMaskAbbr; i++) {
SubnetNum *=2;
}
uint HostNum = 1;
for(int i=0; i<32-SubnetMaskAbbr; i++) {
HostNum *=2;
}
printf("ip地址:%d.%d.%d.%d\n", IP[0], IP[1], IP[2], IP[3]);
printf("子网掩码:%d.%d.%d.%d\n", SubnetMask[0], SubnetMask[1], SubnetMask[2], SubnetMask[3]);
if(DefaultSubnetMaskAbbr==8) printf("网络类型:A类\n");
if(DefaultSubnetMaskAbbr==16) printf("网络类型:B类\n");
if(DefaultSubnetMaskAbbr==24) printf("网络类型:C类\n");
printf("子网掩码缩写:%d\n", SubnetMaskAbbr);
printf("网络地址:%d.%d.%d.%d\n", Network[0], Network[1], Network[2], Network[3]);
printf("广播地址:%d.%d.%d.%d\n", Broadcast[0], Broadcast[1], Broadcast[2], Broadcast[3]);
printf("子网数:%d\n", SubnetNum);
printf("最大主机数:%d\n", HostNum);
printf("可用主机数:%d\n", HostNum-2);
}
uchar bin1num(uchar num) {
uchar Divisor[] = {128,64,32,16,8,4,2,1};
uchar Remainder = num;
uchar ret;
for(ret=0; ret<10; ret++) {
if(Remainder>0) Remainder = Remainder%Divisor[ret];
else break;
}
return ret;
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上次更新: 2023/10/10, 14:48:21